如何找到自己?
首先誠實地覺察,你在你自己腦海中,覺得你此刻自己是什麼樣的人?
等等,你不需要和我說你的職業、你的存款房子有多少,放下那些外在因子,回歸到你的內在,說說你是怎樣的人。
嘿,不必掩蓋什麼,因為這個真實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,因為自我覺察,首先必須要誠實。
然而你可能不清楚,你的自我評價,會大幅度的影響你的狀態。
艾梅爾‧惠勒曾經有個神奇的案例,有個業務員無論如何都無法突破銷售額15萬元。
公司嘗試把他調到最好的區域,進行銷售,很神奇的是最後業務員年終銷售額仍就卡在15萬元。
公司提高了佣金,仍然在15萬元,
最後公司把他轉調到最難銷售的區域,最好的成績仍然還是15萬元。
彷彿15萬元的魔咒就跟著這名業務員了,艾梅爾‧惠勒和該名業務聊過之後,發現業務對於自己的評價,就是每年賺15萬元的金額。
所以當他在好的區域時,他會很放鬆,在糟糕的區域時,他會拼命達到15萬元,但是只要15萬元的成績出現後,他內在潛意識就會出現各種狀態,使他無法繼續努力,例如他會出現生病以至於他無法繼續工作。
看起來很糟糕不是?
我曾經寫下我自己是什麼樣子的人後,我擁有一大堆爛狀態,爛性格,感覺到我人生毀了,毀於一旦。
但事實不是這樣。
這邊好消息,無論你此刻說出什麼你是什麼樣的人,這種自我形象,只是一個人如何在腦海中構建自己的狀態,並非固執而不變的。
真實自我是具有彈性與韌性,如同我們的肌肉可以做出改變,又如同水一般隨著容器的改變而轉變。
在家裡你可能是一種人,在公司你又是另一種狀態,實際上你一直在不同狀態裡改變。
你可能在家是個叛逆兒童,或是總是總是關在自己的房間裡思考,既搞怪又孤獨。
到了學校公司,你卻順從老師、老闆,還會經常在團體中發表自己的意見,既獨立又認真。
圍繞在你身邊的人,也會轉變你的狀態。
想想你曾經歷過的伴侶關係、換了朋友,是不是在每個人身邊,你的狀態又不同了呢?
曾經在某位男友身邊,我是一個崩潰的小女人,事事變成小心翼翼,謹慎微小,但在我此刻老公身邊,我是個幸福的大女人,耍耍女人的任性也可以被包容。
曾經的你以為跟著團購熱潮,買了包包、買了鞋子、買了不適合自己的外套,犒賞自己獲得的歡樂,但終究你發現這個經驗帶給你的是虛榮感,於是你學會忽略團購的吆喝通知,保持自我中心學會說不。
曾經的你以為跟著推薦走向熱門餐廳,吃下那口食物,犒賞自己的一天疲憊,才發現自己的味蕾與大眾推薦的不同,於是你得知自己衷愛的那幾家餐廳,對自己獨特的意義。
曾經的你以為喝酒喝到爽、跳舞跳整夜、挖冰淇淋炸雞整桶的吃,都是歡快的日子,才發現那種空虛來自寂寞的快樂,很快的消散又很快地回來,於是你開始慢生活,挑選自己真心喜愛的體驗。
在經驗中我們慢慢地放下曾經地以為,開始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,適合自己的物件、食物、體驗,在這種微小的調整裡,你已經慢慢的轉變。
我們一直一直的像一條柔軟的綢布,華麗的變身,只是自己沒有察覺。
既然你明白,你是可塑性的,你並非一成不變,你甚至可以主動地改變自己,在自我內在的形象,從而改變自身。
我們的大腦具有心靈預演的辦法,可以幫助我們創建高端的自我狀態,如果你想改變自己,你可以先用大腦做出最佳的演算和預演情境。
哈利.格雷森博士和李奧納.歐林吉博士兩名心理學家,曾經把這個方法,運用在四十五名精神病患者以幫助他們縮短住院的時間。
他們邀請患者先接受一般的性向測驗,先測出原先的自我狀態,隨後它們被要求,在腦海中把自己當作「對外在適應力良好的人一般人」,再次回答。
結果那些病患為了完成這個要求,努力的在腦海中去感受自己:成為一般人的狀態。
一般人是怎麼行動、思考、反應,腦海中也開始思考一般人的適應人如何、感覺應該是如何?
結果這不只是在腦海中發生,在現實生活中也一點一點的幫助了這些病患。
放下那些你曾經自以為的自我評價,開始時不時的在你的腦海中,去感受你真正渴望的形象,就能慢慢的轉變自己。
我們目標是在內在中找回真實自我,我們經常受到外在影響而轉變了自我,於是在內在創造一個低效能的形象給自己,並定義自己就是這樣的人。
重新找回自我,首先你需要明白,你是身為靈魂,一個美好的內在靈性,源自你的內在,我們透過遺忘,透過失去,又重新找回自己,進而明白自己的美好。
你就像一壺美酒,從釀造之初就是帶著全心全意地去創造出你自己,隨著時間的轉變,而逐漸變得醇美。
你就像一個咖啡師,每一杯咖啡你都是用心地去研製,以期望這杯特泡咖啡中,甘醇裡品嚐獨有滋味。
為什麼總是要記得我們的初心,因為那是美好的開始,隨著日子和外在、信念的轉變,我們的美好初衷逐漸的消退,結果自己變成自己討厭的那種人。
你是源自於美好的創造之初,小時候的你純淨沒有任何的外在形塑,隨著成長你一點一滴的轉變你自己,然而當你發現:我並不是很喜歡此刻的自己。
那麼你仍然可以一點一滴的轉變自己回來,你是你內在最強大的力量,用你的覺知和覺察,帶領自己回歸那美好的自己。
祝福你
亞蒂絲
--
*我引領回歸內心,找回自我力量。
*發文不定期,請到粉絲頁點選搶先看
*亞蒂絲心靈諮商:https://tinyurl.com/eydistalk